制定依据:本大纲根据各专业2017 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编码:XZ070006
课程类别:通识教育必修课
学分数: 2
学时数:32,其中线上学时:20,线下理论学时4,线下实践课学时:8
开课学期:第4学期
先修课程:大学生学习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后续课程: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为公共基础课。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了解创业的基本内涵和创业活动的特殊性,辨证地认识和分析创业者、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和创业项目;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书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办和管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今后的创业打下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创业、创业精神与人生发展 (2)课时
1. 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创业的概念、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创业。
2.重点及难点
重点:创业与创业精神的关系、创业与人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创业和创业精神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意义和价值。
难点:对创业的理解和把握,对创业与个人发展的理解和把握。
(二)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4)课时
1.教学内容
使学生形成对创业者的理性认识,纠正神化创业者的片面认识,了解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创业团队的重要性,掌握组建和管理创业团队的基本方法。
2.重点及难点
重点:创业者的定义及类型,创业者的素质与能力特征,创业者素质能力的开发,影响创业动机的环境因素。
难点:对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形成是再创业实践过程中的诠释,创业团队是在创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解释。
(三) 创业机会及其识别与评价 (6课时)
1.教学内容
使学生认识创业机会的概念、来源和类型,了解创意与机会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熟练掌握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步骤与影响因素,掌握有助于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方式。
2.重点及难点
重点:识别创业机会的一般步骤与影响因素,有助于识别创业机会的行为方式。
难点:要能够理解和通透每一个寻找创业项目方法的内涵,能够结合学生课堂的创意与展示进行总结。
(四) 创业风险及识别与管理 (4课时)
1.教学内容
使学生认识到创业有风险,但也有规避和防范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机会风险的理性认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创业项目选择风险、创业团队风险控制防范
难点:对创业风险的认识。
(五) 商业模式及其设计与创新 (4课时)
1.教学内容
使学生认识商业模式的本质,了解战略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掌握商业模式设计和开发的思路,明确开发商业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
2.重点及难点
重点:商业模式的意识,商业模式设计和开发。
难点:对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商业模式画布的应用。
(六) 创业资源及其管理 (4课时)
1.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的资源需求和资源获取方法,特别是创造性整合资源的途径,认识创业资金筹募渠道和风险,掌握创业资源管理的技巧和策略。
2.重点及难点
重点:重点掌握创业资源的内涵,创业资金的解决办法以及如何积累人脉。
难点:对资金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拓展人脉方法的把握。
三、教学方式与安排
(一)教学方式
本课程针对全校各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采用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方法,MOOC和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集中在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学院云平台,老师通过平台进行教学,使用平台上的教学资源进行翻转课堂的组织和执行,实现线下课程线上签到,在平台上实时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在平台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学生通过平台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进行案例讨论、场景应用、记笔记,与老师线上线下进行互动。
(二)教学安排
教学安排与课时分配
内容 |
学习主题 |
线上课堂 |
线下课堂 |
合计 |
一 |
创业、创业精神及人生发展 |
2 |
/ |
2 |
二 |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
2 |
/ |
4 |
三 |
创业机会的识别与评价 |
4 |
2 |
6 |
四 |
创业风险的识别与防范 |
4 |
/ |
4 |
五 |
商业模式及其设计与创新 |
4 |
2 |
4 |
六 |
创业资源 |
4 |
/ |
4 |
合 计 |
20 |
4 |
24 |
四、考核方式
1.本课程理论部分考核采用线上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网课视频学习并完成安排的任务点,按任务点由系统自动评分。
2.该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线上理论学习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线上理论学习考核成绩占40%,实践成绩占50%。
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参考教材:李梅芳、杨芳、张镇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主要参考书:
(1)任军,王清,郭超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
(2)李家华,王艳茹主编,《创业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
(3)丁忠明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启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
(4)刘万韬主编,《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年。
第二部分 实践教学(8课时)
一、实践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创业计划书的作用,了解创业计划书的基本结构、编写过程和所需信息等,掌握创业项目商业化的基本逻辑和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方法。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行
1.创业点子呈现(2课时)
分小组进行创意讨论,提出小组创意设计方案,呈现设计方案,进行创业思考,完成创意项目搜集,撰写项目简报,进行创业创意与点子的甄别与选择,并最终确定每组创业项目。
2.撰写创业计划书(4课时)
了解和理解创业计划书的结构、信息获取方法和产生过程,掌握创业计划书的撰写技巧和展示技巧,并能针对创业项目进行商业模式设计。
3.创业项目路演(2课时)
了解大学生创业大赛概况,掌握路演技巧,进行双创项目路演。
三、考核方式
1.本课程的实践部分考核采用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围绕课程教学大纲教纲所要求的知识体系,侧重于考查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最终以分组的形式,每组提交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由任课教师对每组同学的创业计划书进行评分。
2.该课程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线上理论学习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三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线上理论学习考核成绩占40%,实践成绩占50%。
四、实践指导书
李梅芳、杨芳、张镇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