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0日  责任编辑:  阅读次数: )

共青团长沙学院委员会

            

                                                                                

关于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学院

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引导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探索、参与团队协作积极备战2023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经研究,决定举办2023年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6 月 1 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每人限报1 件作品。

二、参赛形式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所有作品必须是2023年61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且均要以学生为主设计,撰写完成)可参加展示,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

、申报要求

(一)作品申报形式

1.个人申报。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2.集体申报。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报集体作品的团队,可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组成项目研究团队申报跨学科、跨专业项目,集体作品总作者数不得超过10。跨学院、跨学科申请项目,由集体项目负责人向所在学院申报。

(二)申报作品类别

申报类别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品分类如下: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参赛作品支持围绕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每篇在15000字以内,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

3.科技发明制作类。主要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学位论文、国际竞赛获奖作品、国家级奖励成果不在申报之列。作品大类和小类参照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进行设置详见附件2023年第十八届大赛类别若有变化,另行通知。

、竞赛流程

本次大赛分五阶段进行:

(一)宣传动员阶段2023年2月)

各学院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宣传本次大赛,鼓励广大同学充分发挥创造力,按照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原则寻求创业项目,组建参赛团队。

(二)参赛项目申报2023年3月旬)

各参赛团队应在团队第一申请人所在学院进行项目申报,学院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初选排序,并于2023年310前将遴选出的项目申报书和申报表(申报书和申报表纸质版一份、作品汇总表纸质版一份,电子版请标注参赛系名称)报大礼堂校团委409室。

(三)大赛初赛阶段2023年3旬)

初赛采取书面评审方式进行,由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的作品进行全面、严格和公正的评审,决定入围决赛的作品名单,并在网上公布。

(四)作品完善优化阶段2023年3旬)

作品完善优化阶段。学校将组织专家对进入决赛的参赛者进行专门培训,并于331日将完善优化的作品上报到校团委。

(五)大赛决赛阶段2023年4旬)

决赛采取书面评审和现场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评出获奖作品。根据校赛成绩,学校择优选送项目第十“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优秀作品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等奖5名。

、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开展“挑战杯”竞赛是实施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对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挑战杯已纳入学校一类学科竞赛,请各学院发动重点实验室及青年博士的优势、专业教师积极担任指导老师,精心选拔参赛选手和作品,保障参赛条件,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2.采取措施,搞好宣传发动。各学院要坚持育人宗旨,突出创新理念,精心安排好“挑战杯”竞赛,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来,要积极鼓励参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的学生积极参与大力宣传“挑战杯”竞赛的积极意义,使广大学生了解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3.精心组织,发挥服务功能。各学院要充分发挥服务功能,聘请专家对申报作品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严格履行申报手续;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物质、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努力提高作品质量。

未尽事宜,将根据团省委最新文件精神做出相应调整。

  人:刘萍

联系电话:0731-84261443

电子邮箱:39434078@qq.com       

 

附件1:作品申报书

附件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章程(试行)

附件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竞赛评审规则

附件4.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2023年"挑战杯"校内选拔赛工作QQ343282223

 

          

共青团长沙学委员会  长沙学院科技处 长沙学院教务处

2023年2月9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