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单位:
3月26日,就业创业课程教学竞赛暨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校级选拔复赛顺利举办。创新创业学院组织专家评审,13名选手进入校级决赛,名单如下:
序号 |
教师 |
参赛课程 |
1 |
史雨琛 |
创业基础 |
2 |
马婧 |
创业基础 |
3 |
王雯敏 |
创业基础 |
4 |
赵锋锋 |
创业基础 |
5 |
谭凤连 |
职业生涯规划 |
6 |
邱慧 |
职业生涯规划 |
7 |
张天然 |
职业生涯规划 |
8 |
黄茹 |
职业生涯规划 |
9 |
林涵 |
就业指导 |
10 |
樊晶 |
就业指导 |
11 |
史文华 |
就业指导 |
12 |
苏霖 |
就业指导 |
13 |
王欢欢 |
就业指导 |
决赛暂定4月9日举行,届时根据比赛情况确定获奖数量,现就有关决赛通知如下:
1.参赛选手提交一份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打印三份,比赛当天交给评委。教学创新成果报告为本课程的教学理念创新思路、教学过程、取得的教学成果和教学反思,全面体现课程教学的成效。注重体现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明确说明课程教学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些“痛点”问题,注重问题导向;第二,突出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路、举措、效果及反思,注重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通过基于数据、案例等证据的可靠分析,说明问题解决的情况和效果,并分析其推广应用的价值。报告摘要约 300 字,正文不超过 4000 字,占总分的40%。报告评价要点和分值见下表: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点 |
分值 |
有明确的问题导向 |
立足于课堂教学真实问题,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案。 |
20分 |
有明显的创新特色 |
把国家就业创业政策要求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活动、评价等教学过程各环节分析全面、透彻,能够凸显教学创新点。 |
20分 |
体现课程思政特色 |
概述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创新点,形成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 |
20分 |
关注技术应用于教学 |
能够把握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 |
20分 |
注重创新成果的辐射 |
能够对创新实践成效开展基于证据的有效分析与总结,形成具有较强辐射推广价值的教学新方法、新模式。 |
20分 |
总分 |
|
100分 |
2.现场赛采用参赛教师现场说课、讲课和答辩相结合形式进行。比赛总时长25分钟,5分钟说课+ 15分钟讲课+ 5分钟答辩。说课部分选手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支撑材料。讲课部分是一个内容结构完整的教学节段,包括应有的教学环节。现场赛占总分的60%,成绩当场公布,评分标准如下:
评价维度 |
评价要点 |
分值 |
理念与目标 |
课程设计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教学目标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对知识、能力与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
5分 |
符合人才培养素质目标要求,带动教学模式创新; |
5分 |
使用正确,阐述规范。教学目标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 |
5分 |
内容分析 |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
5分 |
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相联系。 |
5分 |
学情分析 |
学生认知特点和起点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
10分 |
课程思政 |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引用典型教学案例举例说明,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
10分 |
过程与方法 |
教学活动丰富多样,能体现各等级水平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价值目标。 |
5分 |
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水平;结构合理,过渡自然,便于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
5分 |
能根据课程特点,用创新的教学策略、方法、技术解决课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把握准确。 |
5分 |
合理选择与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关注师生、生生互动,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
5分 |
考评与反馈 |
采用多元评价方法,合理评价学生知识、能力与思维的发展。 |
5分 |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适合学科、学生特点的评价规则与标准。 |
5分 |
文档规范 |
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
5分 |
语言表达 |
语言表达流畅,体态语言规范,回答问题应辩自如。 |
10分 |
设计创新 |
教学方案的整体设计富有创新性,能体现高校教学理念和要求;教学方法选择适当,教学过程设计有突出的特色。 |
10分 |
总分 |
|
100分 |
教务处(创新创业学院)
2024年3月27日